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桥分公司
2016-05-26上海赛源环境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网上公开信息表
评价项目名称 |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桥分公司催化裂化装置提高掺渣比改造及其配套工程 |
||||
评价类型 |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
||||
项目基本概况: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桥分公司是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的燃料油、滑油、石蜡生产基地。为了降低原油采购成本,提高加工原油的适应性,燃料油系统实施了加工含硫2.0%原油适应性改造,2008年全部装置已经开车生产正常。 3#催化裂化装置在装置建设初期(1998年10月)通过了上海市卫生行政部门的“三同时”审查,运行至今未进行过改扩建。 按上海市环保局和总部安环局的限制, 高桥分公司每年原油加工量为1130万吨,为保证润滑油装置原料需求,每年需采购300万吨左右低硫石蜡基原油,1#蒸馏装置年产81万吨低硫石蜡基渣油,但由于催化装置加工渣油能力不足,有部分低硫石蜡基渣油被迫进焦化装置加工,影响了效益。 2014年3月份,中石化技术服务组对高桥分公司炼油经济效益偏低的原因进行了诊断。用RSIM模型测算,按目前的价格,低硫石蜡油基渣油进焦化和催化加工效益差695元/吨,2月份,1#焦化装置共加工1#常减压产出的25309 吨(37.7t/h)低硫石蜡基渣油,当月损失效益 1759万元,年损失 2亿多元。为了减少损失,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对催化裂化装置进行改造,提高催化裂化装置加工渣油的能力,将低硫石蜡基渣油全部送到催化加工。 现有再生器最大的烧焦能力为18.5t/h,石科院按此烧焦量推算出最大掺渣量为56万吨/年(按年开工 8400小时),剩余 25万吨渣油到 2#催化加工。 催化裂化装置掺渣量提高后,再生器烧焦量增加,外取热器产汽量增加,除盐水消耗量相应增加,现有除盐水系统能力不够,因此需要对除盐水系统进行配套改造。 |
|||||
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描述: 项目技改工程在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桥石化的炼油化工部内(江心沙路1号),厂区内涉及两个区域,区域一是炼油部3#催化裂化装置,区域二原炼油部老区软化水装置。
|
|||||
评价项目组长 |
王磊 |
技术负责人 |
张劲智 |
||
过程控制负责人 |
王磊 |
报告编制人 |
戴永光 |
||
审核人 |
张劲智 |
项目组成员 |
戴永光、王磊、朱知博 |
||
现场调查 |
现场调查的目的和任务: 目的:现场调查企业周边情况,了解企业总体布局、平面布置、物料、设备、工艺流程、防护设施等相关信息,并与企业进行沟通。 任务:现场调查,资料收集。 结果:收集部分资料。 现场调查人员:王磊、戴永光 时间:2015年09月22日 |
||||
评价报告完成时间:2015年11月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