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公示 »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桥分公司火炬回收装置安全隐患整改项目

2016-08-22

上海赛源环境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网上公开信息表

评价项目名称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桥分公司火炬回收装置安全隐患整改项目

评价类型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项目基本概况: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桥分公司(以下简称上海高桥分公司)成立于1981年11月,隶属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其炼油系统火炬设施于1997年7月建成投产,共建有两座低压放空火炬和两座3万立方米气柜及其它相应配套的设施。2004年4月,为满足“十五”期间千万吨级炼油厂改扩建项目的排放要求,将2#火炬改扩建为高压放空火炬。目前该火炬气回收设施由炼油三部操作和管理。

上海高桥分公司炼油系统火炬设施由催化放火炬系统(DN800)、加氢低压放火炬系统(DN1200)、加氢裂化装置高压放火炬系统(DN1000)、酸性气放空系统、气体回收系统、燃料气系统等部分组成,其中加氢放火炬系统与酸性气放空系统共用2#火炬塔架。

目前国内炼油厂存储气体的有湿式气柜和干式气柜。上海高桥分公司原有炼油系统火炬设施为湿式气柜,湿式柜是20世纪60年代的成熟技术,由于钟罩采用钢板制作,而贮存的燃气中又存在硫化氢、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对钟罩内壁会产生缓慢腐蚀,特别是在气液接触部分、顶板焊缝热影响区及除锈、防腐不合格的部位最易受到腐蚀,通常经过2-3年需进行一次防腐处理。本项目由于湿式气柜维护成本高,密封性不好,故按照2010年中石化总部发布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炼油火炬系统安全运行指导意见(试行)》,对原有火炬装置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将原有两台30000 m3的湿式气柜,更新为两台30000 m3的干式气柜。

本项目采用干式气柜代替原有的湿式气柜储存各装置火炬气,干式气柜密封性更好,属于成熟可靠的燃气储存工艺。与湿式气柜相比,干式气柜不排放酸性水,对现场环境有着明显改善,大大减轻了对操作人员的职业危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从源头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我公司接受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桥分公司的委托,对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描述:

本项目所在的火炬回收装置位于港城路101号,属于独立区域,距主厂区约467米。火炬回收装置围墙东临上海港浦东集装箱物流有限公司,南临上海浦东新区外高桥混凝土搅拌有限公司及东新村村委会,西侧为东森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北侧为东森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四周公司用地均为集装箱仓储用地。

 

评价项目组长

王磊

技术负责人

谷丰

过程控制负责人

张劲智

报告编制人

朱知博

审核人

张劲智

项目组成员

朱知博、王磊、戴永光

现场调查与检测

第一次现场调查的目的和任务:

目的:现场调查企业周边情况、总体布局、平面布置、物料、设备、工艺流程、防护设施、职业卫生管理等相关信息以及收集与评价相关资料,与企业进行沟通。

任务:现场实地调查,资料收集。

结果:收集资料,确定检测方案。

现场调查人员:王磊、朱知博        时间:2016年1月29日

第二次现场检测的目的和任务:

目的:进行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任务:进行检测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现场调查表的填写,缺乏资料的补充。

结果:完成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现场调查表。

现场调查人员:朱知博             时间:2016年2月1日

 

评价报告完成时间:2016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