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公示 »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上海越达无纺制品有限公司搬迁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2022-03-08

建设单位

上海越达无纺制品有限公司

联系人

王经理

项目名称

上海越达无纺制品有限公司搬迁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评价类型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项目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上海市松江区泗砖公路639号的现有空置厂房7号厂房101、9号厂房104。

本项目所在厂区东侧为上海华电阀门集团、上海江河幕墙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南侧为上海浙凯物流有限公司、长溇、科大智能机器人产业园西区;西侧为泗砖公路;北侧为上海春洲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江河路(双向四车道)。泗砖公路为厂区入口。

项目概况及评价范围:

上海越达无纺制品有限公司(本项目建设单位,以下简称“越达公司")成立于2009年3月,是恒迪投资控股(上海)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长期经营汽车无纺布产品生产制造、零售批发,经十多年的创新发展,越达公司在汽车无纺布产晶制造领域己成为技术领先的老牌企业。同属恒迪投资控股(上海)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的还有上海越明汽车橡塑饰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越明公司”),上海越联橡塑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越联公司”)。

越达公司原位于上海市松江区九亭镇越联路168号,租赁松江区九亭镇九里亭地区农民集体经济合作社工业厂房从事汽车无纺布制品的生产,产能为年产座椅缝纫无纺布200万张、座椅靠背缝纫头套50万张。

2020年7月,因现有厂房面积过小、企业内部发展调整因素影响,越达公司投资500万元,租赁上海恒迪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二房东,不动产权属于:上海春洲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市松江区泗砖公路639号7号厂房101、9号厂房104现有两幢空置厂房,搬迁至该址新建“上海越达无纺制品有限公司搬迁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本项目搬迁后共一个生产车间及辅助用房,全厂设计年产无纺布汽车座椅内衬100万件。

评价涉及建设范围:本项目租赁上海恒迪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二房东,不动产权属于:上海春洲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市松江区泗砖公路639号7号厂房101、9号厂房104现有两幢空置厂房。若项目含有放射性设备应另做评价。

评技术责任及时效范围:本报告从职业卫生角度对建设项目试运行期间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效果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进行分析评价。不包含放射卫生、环保、安全、消防等专业内容,相关内容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执行,本报告如有涉及相关内容,仅作参考。

评价项目组长

王磊

技术负责人

郁新森

过程控制负责人

陈荣

报告编制人

张靖

审核人

陈荣

项目组成员

高一鸣、曾秋霞

现场调查

调查时间:2022-2-21

调查人员: 张靖

企业陪同人员:王经理        

现场检测

现场检测时间:2022年2月21日~2022年2月23日

检测人员:周四坤、徐明等

企业陪同人员:王经理

职业病危害因素

其他粉尘(无纺布粉尘)、噪声等

检测结果

化学因素:✔全部达标;□浓度超标(超标因素:      超标点数:  )。

物理因素:✔全部达标;□强度超标(超标因素:      超标点数:  )。

评价结论及建议

本项目(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属于(□严重✔一般)。

本次于2022年2月对上海越达无纺制品有限公司试运行生产作业情况进行了职业卫生调查和现场检测。

通过现场调查及对项目资料综合分析,本项目总体布局、建筑卫生学设计、辅助用室设置、生产设备布局、采取的防护措施、个人防护用品、应急救援措施、采取的应急救援设施等方面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相关要求。警示与告知制度等方面部分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相关要求。

职业卫生管理方面,公司设有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内设1名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公司的日常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公司制定并逐步完善落实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但未在各厂房的醒目位置设置职业病防治公告栏等,职业卫生管理部分符合《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要求。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存在或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其他粉尘、高温、噪声。

本次于2022年2月21日~2022年2月23日对上海越达无纺制品有限公司试运行生产作业环境进行了检测,测定结果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一部分化学危害因素》(GBZ2.1-2019)、《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二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中的卫生限值要求。

如切实落实本报告中提出的相关建议,进一步完善职业卫生危害防护措施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则本建设项目可满足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的条件。

专家组评审意见

专家组同意该项目(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为“(□严重✔一般)”,原则同意《评价报告》的相关内容,并按专家意见修改后,形成正式稿。

报告完成时间

     2022年 3 月 8 日